新高考改革与发展学术研讨会成功举办

  发布时间:2025-10-05 15:26:37   作者:玩站小弟   我要评论
  2024年5月25日,由厦门大学考试研究中心、浙江大学科举学与考试研究中心、厦门大学教育评价改革研究基地、教育部文科重点研究基地厦门大学高等教育发展研究中心在厦门大学科艺中心联合举办“新高考改革与 。

  2024年5月25日,新高由厦门大学考试研究中心、考改浙江大学科举学与考试研究中心、展学四川某某照明维修站厦门大学教育评价改革研究基地、术研教育部文科重点研究基地厦门大学高等教育发展研究中心在厦门大学科艺中心联合举办“新高考改革与发展学术研讨会”。成功


  华东师范大学教育学部主任、举办终身教授、新高国务院学位委员会教育学学科评议组召集人袁振国教授,考改北京师范大学中国教育与社会发展研究院(国家高端智库)研究员、展学教育部高校学生司原司长王辉,术研浙江大学文科资深教授、成功厦门大学考试研究中心主任、举办浙江大学科举学与考试研究中心主任刘海峰教授,新高中国教育在线总编辑、考改国家教育考试指导委员会专家组成员陈志文,展学华南师范大学心理学部二级教授、中国教育学会教育统计测量分会理事长张敏强,四川某某照明维修站浙江省教育考试院原副院长、浙江师范大学教育学院客座教授边新灿等专家领导以及来自北京大学、北京师范大学、浙江大学、华东师范大学、华中科技大学、南开大学、天津大学、华南师范大学、西南大学、厦门大学等国内多所高校和研究机构的150余位新高考改革领域专家学者参加会议,共同探讨新高考改革与发展问题。

  厦门大学党委副书记全海教授致辞,代表厦门大学向与会的专家学者表示热烈欢迎和衷心感谢。他指出,对新高考改革的科学研究与未来展望是助力教育事业长足进步的重要之举。厦门大学考试研究中心底蕴深厚,长期关注考试制度与考试政策、中国考试史、考试基本理论研究,特别是高考改革研究,具有鲜明的特色。面对新高考改革的时代命题,始终站在研究前沿,提出具有创新性和前瞻性的理论观点与建议。希望考试研究中心能够继续发光发热,为促进我国高考制度的改革与发展作出更大的贡献。


  教育部文科重点研究基地厦门大学高等教育发展研究中心主任刘振天教授致辞表示,考试研究一直是厦门大学教育学科的重要研究领域,以刘海峰教授领衔的研究团队,多年来在科举史、教育史,特别是高考的社会学研究方向进行了长期不懈的深入研究,并取得了一批重大的研究成果。在新时代,高考改革应致力于从短期目标向长期目标、外在目标向内在目标、接受目标向创新目标、被动目标向主动目标的转变,选拔多样化人才和拔尖创新人才。


  刘海峰教授致辞表示,高考改革与千家万户切身利益密切相关,备受社会各界关注,是教育领域中最重要、最复杂的改革。厦门大学考试研究中心和浙江大学科举学与考试研究中心是全国高考研究的重镇,在高考制度、高考理论和政策研究方面取得了系统全面的成果,为中国的高考改革、教育考试制度的完善提供了重要的理论支撑。学术界应进一步加强合作与交流,共同为新高考改革的完善贡献专业智慧和力量。


  在主旨报告环节,袁振国教授在题为《谈谈高考招生的“一参考”》的报告中指出,高考改革应从“分类考试、综合评价、多元录取”的核心目标出发,充分发挥综合素质评价在高校招生中的参考价值,进一步提升高校招生能力。


  王辉研究员作了题为《新时代高校考试招生制度改革与实践》的报告,从改革背景、制度建设与实施成效、问题与挑战回溯了近十年高校考试招生改革,并明确未来改革需要在强化改革配套和保障措施、完善综合素质评价、深化考试内容和形式改革、健全拔尖创新人才选拔培养机制、深化普通高中育人方式变革、营造良好改革环境持续发力。


  刘海峰教授作了题为《新高考改革是一次影响广泛的革新》的报告,从“为什么要进行新高考改革”、“新高考改革的三个阶段与推进成效”、“新高考的未来展望与改进”三个方面对新高考改革进行了深入的分析。


  陈志文总编在《从教育强国建设看新高考改革的深化与完善》的报告中全面、深刻反思了当前高考综合改革对理工科人才选拔和培养带来的负面效应,进一步提出了深化完善高考改革的六点思考。


  主旨报告分别由《高等教育研究》副主编曾伟编审、《江苏高教》编辑部主编沈广斌编审主持。


  在大会报告环节,张敏强教授指出新高考改革需要推进考试理论方法研究,并提出了大数据条件下的试题试卷参数计算以及考生的能力分类模式的计算分析方法,对高考的试题试卷评价及对高考改革中的命题工作提供了有力的评价工具。边新灿教授对新高考综合评价三重境界的形成、发展前景及对策进行了深入浅出地阐述。


  北京大学教育学院副院长哈巍长聘副教授通过实证研究,发现中国从及时录取机制到平行录取机制的改革,有效地减少了合理妒忌的程度(另外还有落榜和复读的数量),从而提高了匹配的稳定。厦门大学考试研究中心副主任张亚群教授指出进入高等教育大众化阶段后,我国硕士研究生招生考试变革呈现出一些新趋势,并分析了新高考与研究生招生考试改革的互动效应。


  宁波大学教师教育学院副院长刘希伟教授就新高考改革的历史逻辑、理论逻辑、实践逻辑和其实发表了深刻见解。厦门大学考试研究中心副主任郑若玲教授基于英国A Level选考制度的运行经验,强调需要精细化使用选考科目,从“分数至上”转向“专业匹配”。


  华中师范大学测量与评价中心主任胡向东教授回溯了特殊类型招生考试改革的十年进展,以体育单招统考建设为例,进一步提出了特殊类型招生考试改革趋势的三点思考。浙江大学科举学与考试研究中心副主任李木洲研究员指出,台湾高校通过多元化入学管道、多面向综合评价、多资料参采录取引导学生素质发展。


  厦门大学教育研究院副院长覃红霞教授构建了二元逻辑回归模型,分析家庭环境因素、学校环境因素和个人努力因素对优质高等教育机会获得的影响作用,实证结果表示新高考背景下,新高考改革在一定程度上抑制了优质高等教育机会获得阶层差异进一步扩大的趋势。


  大会报告分别由《教育发展研究》编辑部林岚主任、《大学教育科学》主编蒋家琼教授主持。


  在小组报告环节,众多与会专家学者围绕“新高考改革与发展”主题,聚焦“新高考改革十年回顾与展望”“新高考改革成效与改进”“新高考改革与学生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新高考改革与拔尖创新人才培养”“教育数字化转型与高考改革”“高校招生考试改革的其他议题”等具体问题展开广泛研讨。

  三个小组报告分别江西科技师范大学高等教育研究所所长吴根洲教授、厦门大学考试研究中心陈兴德副教授、《河北师范大学学报》副主编高小立编审主持,共有24位学者发表了有关新高考改革的论文报告。

  5月24日、25日晚上,曾伟、沈广斌、林岚、蒋家琼、高小立等五位嘉宾还为厦门大学教育研究院师生们带来了两场精彩的“主编有约”系列讲座,反响热烈。

  闭幕式上,刘海峰教授做总结发言,他认为高考是一种功能强大的“国之重器”,本次研讨会聚焦于新高考改革,在新高考改革实施十年的关键节点上,不仅具有深远的历史意义,更具有显著的现实意义。本次研讨会各位专家深入交流、相互激荡,为总结新高考改革十年的经验与挑战,进一步完善新高考改革,助力拔尖创新人才培养和教育强国建设探寻新的思路和方向。与会学者纷纷表示,这次“新高考改革与发展研讨会”非常成功,是一次高水平、高质量的学术交流盛会。

相关文章

  • 联黎部队谴责以军漠视维和人员安全

    △联黎部队执行任务资料图)  联合国驻黎巴嫩临时部队联黎部队)3日发表声明,称以色列国防军无人机2日向正在执行任务的维和人员和黎巴嫩士兵附近投掷手榴弹,谴责以军漠视联黎部队和黎巴嫩军队人员安全。  声
    2025-10-05
  • 一定要尽早带孩子,见这三种世面

    作者 | 鱼爸来源 | 养育男孩ID:breedboy)如果你问我,养孩子最大的期待是什么?当然是孩子健康快乐地成长。还有呢?能多陪陪他,看着他长大,带着他走更远的路,看更大的世界,读书旅行。有了孩
    2025-10-05
  • 《阿诺拉》斩获第77届戛纳电影节“金棕榈奖”

      第77届戛纳国际电影节25日晚在法国南部城市戛纳落下帷幕,美国影片《阿诺拉》从入围主竞赛单元的22部影片中脱颖而出,斩获最佳影片“金棕榈奖”。  《阿诺拉》由美国导演肖恩·贝克执导。2021年,肖
    2025-10-05
  • 遭遇恶劣天气 亚美尼亚总理所乘直升机紧急降落

      总台记者获悉,当地时间25日,亚美尼亚总理帕希尼扬表示,他正前往外地视察,途中因遭遇恶劣天气,所乘坐的直升机完成紧急降落。目前情况一切正常。  稍早前,卫星通讯社援引相关人士的消息报道称,在帕希尼
    2025-10-05
  • 中东,一个重大转折点要来了

      来源:牛弹琴  苦难的中东,可怜的加沙,我的一个强烈感觉,重大的转折点要来了。  10月3日,三件大事,接踵而至。  1,欧洲在愤怒抗议,前所未有的抗议,抗议以色列对加沙的杀戮,意大利更是全国因此
    2025-10-05
  • 国足集结沈阳受伤停困扰,主帅:对泰国唯一目标就是赢球

    国足主帅伊万科维奇即将带队迎来6月世预赛“生死战”。视觉中国 图北京时间27日,国足在沈阳集结开始备战6月和泰国、韩国的世预赛36强赛阶段最后两场比赛,晚上7点,国足在沈阳奥体中心外场进行场地训练。主
    2025-10-05

最新评论

hgtkbf.com